兰州大学基本建设处党支部、校友总会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日期: 2019-11-22 阅读: 来源: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19年11月6日至9日,在兰州大学基本建设处党支部、校友总会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党支部及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薪火公益志愿服务队的陪同下,来自天祝藏族自治县城关小学近800名师生走进兰州大学,开展了为期3天的“祝梦兰大 与你童行”研学活动。

此次研学团的学子们平均年龄在10-12岁,大多数从未独自出过远门。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针对学子们的成长环境及生活经历,精心策划了兰大特色研学路线,旨在聚焦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关心关爱孤贫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激励贫困地区学生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懂得感恩祖国、感恩生活、感恩社会,培养其集体观念、勤奋精神与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中,兰州大学副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范宝军,基本建设处、校友总会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对远道而来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师生表示欢迎,并询问了孩子们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

范宝军说,希望孩子们既能感受到兰州大学的百余年文化底蕴,又能体验到新时代大学校园生活的无穷魅力,更要意识到文化知识的宝贵与教育对于个人命运、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重要性。在交流过程中,兰州大学的老师们勉励孩子们通过此次兰大研学扩宽视野、增长才干,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珍惜韶华、勤奋学习。

校史是兰州大学百余年发展的见证,浓缩了无数兰大人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更是兰大精神的缩影。在校史馆里,孩子们认真聆听关于兰州大学的讲解,从一张照片到一纸文字,每一展区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经过讲解,孩子们更加感受到了一代代兰大人坚守于黄土之上,奋斗于时代潮头的百余年历史悠久浩瀚。

当巍峨钟塔一映入眼帘,曾经老师口中经常提及却只在照片里看到的标志性建筑——积石堂如今就呈现在眼前,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兴奋的笑容。文库里,一书一册、一笔一砚无不吸引着同学们驻足停留并亲手抚摸,他们憧憬着未来能够有机会来到这里读书学习,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把祖国西北建设得更美好。

“自强不息 独树一帜”的校训激励了一代代兰大人奋勇向前,“勤奋 求实 进取”的校风鼓舞着兰大学子努力拼搏。校训石、校风石在侧,校友广场的朱廊绿柱间,38万开拓进取的兰大学子之名赫然在列。经过讲解,孩子们感受到了兰大优秀校友事迹对在校兰大学子奋发进取的无声激励,同时,也激励着自己积极奋斗、勇敢追逐梦想。

为了让研学团的孩子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兰州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还邀请了研究生支教团的学生和来自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留学生,精心准备了青春分享会和英语体验课堂,并向孩子们赠送画笔等学习用品。在互动教学过程中,留学生们带领孩子们唱英文歌曲、以'My dream''My friend'等为题进行对话交流,欢乐的笑声不时从课堂上传出。同时,为使孩子们更近距离感受大学校园生活,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走进了丹桂苑,体验了大学食堂的饭菜和氛围。

“环境有差别,梦想无高下。外环境可能是来自物质的贫乏,暂时无法解决,但内环境是可以通过自身积极努力改变的。他们通过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来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我,知道勇于追梦,才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校友总会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党支部书记田旭龙说。

三天的游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百年大学坚守西部奉献祖国的家国情怀、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大学风范,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有力依据,更坚定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同时也使兰大师生在筑梦帮扶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研学团带队人、甘肃省电视台家政频道主任陈茹芯表示,此次研学活动让天祝藏族自治县城关小学的孩子们有机会走出了藏区、走进了大学,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自信,希望孩子们能够从小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意识,刻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在更大的舞台上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作为国家民政部AAAA级社会组织,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始终不忘初心,认真履行社会公益职能,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不断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早在2016年,基金会“童享计划”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为甘肃省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带去了“兰大温暖”。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雷寂表示,今后,基金会将继续积极参与教育脱贫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智力优势,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更多的“兰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