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报》【言理论道】擘画新蓝图 开启新征程

日期: 2025-11-18 阅读: 来源: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其中对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根据规划,“十五五”时期,我国将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这标志着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与规模并重的发展新阶段迈进。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也对学校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速向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迈进进行了定向谋划,擘画了发展新蓝图,工作思路清晰,行动方略务实。

有序推进提质扩容,体现“双一流”高校担当

“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我校贯彻落实好国家这一政策导向,就要适度增加本科招生规模,抓牢“两重”建设机遇。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数量都在稳步增加,其中,研究生增幅一直高于本科生,目前在校研究生数已超过本科生数。为响应国家号召,使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既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也保障质的有效提升,学校可在保持研究生增幅基础上,适度增加本科招生规模,体现“双一流”高校的担当。

深化学科专业结构性改革,提高服务战略能力

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十五五”时期高等教育将着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校要把握好一流大学建设定位,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学科专业结构性改革为核心,建立健全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动态优化机制,包括预警和?制退出、急需学科专业快速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新路径等,推动传统优势学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布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和特色专业学院,努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健全“三位一体”协调机制,构建协同推进新格局

“十五五”规划强调建立健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协调机制,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角色日益凸显。我校要坚持“育人为本,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三足鼎立协调发展”方针,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深化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这一建设教育强国的“一号工程”,优化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五位一体”的学科发展思路,统筹好“六大关系”,实施好“七大行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兰大力量。

分类发展融合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分类发展成为“十五五”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高校不再是千校一面,而是在不同的定位中追求各自的卓越。按“双一流”、应用型、技能型等定位差异化设置指标,对高校实施分类评价,已多次出现在学者研究成果和政府部门调研报告。高校办学模式也将迎来变革,更加注重融合办学,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最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我校要开展好跨学科、跨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高质量建设跨学科创新班;聚焦创新能力培养,持续加大实验实践课程和教学实训平台建设力度;突破学院学科壁垒,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开展本研贯通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谋篇布局改革创新,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十五五”规划蓝图,高等教育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我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谋发展,一以贯之地向2030年、2050年目标奋勇前行”,同时要“立足特色优势,主动担当作为,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推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孵化,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当前,学校已结合事业发展实际,制定实施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5-2027年)、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及本科教学“固本跃升、卓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一大批传统学科专业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教育教学全要素数智化转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校学科专业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枢纽和关键平台,随着“十五五”规划的实施,我校将迎来学科生态的深刻变革,分类发展、特色办学将成为共识。我们要做好做实与国家战略急需和长远发展适配度不高学科专业的调整退出,前瞻性培育建设面向未来科技、产业变革和国家紧缺急需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引导各学科高质量发展。

 期次:第1152期   作者:李兴业,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